各单位:
为进一步提高我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水平,依据《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管理细则(试行)》,教育厅决定组织2010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申报和评审工作。课题覆盖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课题管理实行计划单列、经费单列、独立评审。现将课题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课题类别和选题范围
(一)课题类别。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属厅级课题,分为重点资助课题、重点自筹课题和一般资助课题、一般自筹课题。
(二)选题范围。所选课题属《2010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指南》(附件1)提供的课题。自定课题不予受理。可在一般资助课题、一般自筹课题主标题下设置副标题,以细化研究方向。
二、课题立项
2010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共设重点课题60项,一般课题为88项。重点课题的研究周期原则上为两年,一般课题原则上为一年。
2007年度、2008年度、2009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尚未结项的,不得申报本年度课题。
三、申报条件
每位申请者每次只能申报一个课题,不得同时申报两个或多个课题(作为课题的负责人或课题参与者)。申报者必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岗专职人员。其中“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课题只限专职辅导员申报,对获批准立项的课题项目,教育厅将安排专门导师指导课题研究,同时鼓励辅导员积极申报工作实践相关领域的课题。
四、其他事项
《课题申报书》填报要求。《课题申报书》采用A4规格纸张,请将纸质版一式4份和电子文档于8月1日前报送到科研处李海处。
附件:2010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指南
说明:本年度共设立150项课题,其中委托课题2项(标“◎”号者)、重点资助课题(标“★”号者)23项、重点自筹课题(标“●”号者)37项、一般资助课题(标“■”号者)37项,一般自筹课题51项。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40项)
1.中西道德教育比较研究
2.道德贫困及其治理研究★
3.道德化的生活方式研究●
4.教育叙事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应用研究■
5.大学生的文化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研究●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前提研究■
7.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规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研究●
8.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设计研究■
9.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改革研究★
10.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内涵研究■
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内在关系研究★
12.学习型政党要求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与教育新体系构建研究●
1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语境下的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研究
14.马克思主义市场与资本理论的当代理解与现实价值研究
15.社会主义在中国发生的历史与逻辑起点及其演进规律研究
16.马克思主义对货币拜物教的批判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17.消费社会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当代意义研究■
18.现代科学发展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研究
19.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与中国传统道德理论比较研究●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整体性研究★
2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内容整合研究●
22.基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社会实践内容与路径研究
2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历史性与理论性结合的方法研究■
24.《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民族团结教育的切入点与途径研究
25.影视材料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合理运用研究
26.道德叙事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7.《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规范化研究
28.《形势与政策》课动态化教材体系建设研究●
2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内容整合的逻辑研究■
3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授课规律研究●
3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改革与建设研究★
32.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现状及培养机制改革研究★
33.思想政治理论课“小班化”教学方法研究■
34.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间内容重复问题研究
35.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内实践方式的合理性研究
36.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顶岗实习叠加教学研究
37.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路径研究◎
38.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实效性研究●
39.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师德建设的规律与特点研究■
40.坚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方法与路径研究★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工作(52项)
1.改革开放以来广东高校学生工作发展轨迹与基本经验研究★
2.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研究●
3.当代大学生行为方式特点研究■
4.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研究■
5.当代大学生契约与诚信意识及行为研究★
6.当代大学生民主观研究●
7.当代大学生信仰结构研究
8.当代大学生表达与言说方式特点研究
9.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调查研究■
10.当代大学生道德标准调查研究■
11.当代大学生婚姻恋爱观调查研究●
12.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状况及其引导对策研究
13.当代大学生生命观调查研究
14.当代大学生学习动力与教育引导研究
15.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调查研究★
16.当代大学生权利义务观调查研究
17.当代大学生宗教观调查研究●
18.网络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19.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现实交往的影响研究●
20.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的调查研究
21.大学生上网的动机与上网内容调查研究
22.社会负面新闻增多背景下大学生思想行为引导研究■
23.提高面对复杂社会现象理论解释力的路径与方法研究★
24.多元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引导研究●
25.偶像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研究
26.物质贫困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研究
27.贫富分化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影响研究●
28.当前广东大学生学风的调查研究★
29.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现状及其成因研究■
30.面向学生需要的人性化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31.大学生心理与精神疾病矫治的责任主体与过程研究■
32.学生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与突发事件的心理干预机制研究■
33.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化与长效机制研究●
34.大学生入党动机的调查研究
35.社会工作模式在学生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36.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资源的开发研究★
37.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的开发研究●
38.高校学生违纪惩戒教育模式改革研究
39.海外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经验及其应用研究●
40.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组织的建设与管理研究
41.师生远距离居住对大学生思想、学业的影响研究■
42.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制、机制和模式创新研究★
43.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
44.研究生党支部作用发挥机制研究
45.广东高校研究生学习动机状况调查研究■
46.新形势下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47.学校系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构建与有效衔接研究★
48.大学生志愿者工作运行与管理机制研究
49.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当代大学生涵养养成研究●
50.国家重大纪念和庆典活动与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养研究■
51.“六个为什么”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52.高职高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研究◎
三、高校辅导员工作(20项)
1.基于辅导员工作效果的学生成长指标体系研究
2.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研究★
3.高校辅导员工作规范化研究
4.高校辅导员考核评优体系研究■
5.高校辅导员工作效果研究●
6.高校辅导员职称评定研究●
7.高校辅导员选拨任用条件、程序研究
8.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9.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10.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研究■
11.高校辅导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研究
12.高校辅导员思想教育能力提升研究●
13.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提升研究
14.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规范研究
15.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状况跟踪研究
16.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考评体系研究★
17.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创新研究
18.高校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9.高职高专、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模式研究●
20.高校辅导员继续教育培训体系与机制研究■
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12项)
1.高校师生思想政治总体状况调查研究★
2.高校师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调查研究●
3.科学发展观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作用研究
4.社会风气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与应对措施研究■
5.学术自由与政治核心价值的关系研究■
6.高校青年教师的政治态度与价值取向调查研究●
7.网络媒体强势背景下高校校报的定位与优势创新研究■
8.网络媒体强势背景下校园广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
9.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内在本质与外在特征研究●
10.高校宣传工作与媒体互动研究★
11.高校突发性事件媒体应对研究■
12.校园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机制研究
五、高校就业指导工作(14项)
1.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队伍稳定与发展研究★
2.高校毕业生创业能力培养与测评研究★
3.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4.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分析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5.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队伍现状与职业发展研究■
6.高校开展职业咨询的对策研究■
7.高校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8.高校人才培养与就业教育创新研究●
9.大学生社会化与就业教育研究●
10.就业困难大学生就业帮扶对策研究●
11.大学生求职行为特征研究
12.加强和改进高校就业政策宣传工作研究
13.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教育研究
14.独立学院就业工作绩效考核与评估研究
六、高校学生助学工作(5项)
1.新形势下高校奖学助学的标准及其实施研究●
2.高校奖学助学过程中的诚信教育研究●
3.毕业后就业还贷的可行性与实施研究
4.奖学助学对象的筛选方式与路径研究
5.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资助研究
七、学校安全与稳定工作(7项)
1.传销对校园的渗透及其治理研究
2.高校突发性治安案件的处理预案研究
3.高校治安保卫队伍建设研究
4.基于开放性校园的保卫工作机制研究●
5.校园安全稳定综合因素评价研究●
6.高校人防、物防、技防三结合防范机制研究
7.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方式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