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晚,我院在五山校区行政楼会议室召开了省级教改课题结题验收评审会,由我院郑永江副院长主持的2010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高职高专类资助项目及省级教学成果培育项目“四方联动,两端对接——师范生实习支教与置换教师培训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顺利通过了专家的结题验收。
此次结题评审会由高职研究所所长李海副研究员主持,与会的验收专家有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卢晓中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凌海衡教授、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杨群祥教授、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教育指导中心陈凤英老师、我院外语系主任蓝红军教授。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
评审会上课题组向评审专家汇报了课题研究情况,并就专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答辩。专家组经过认真评议后,认为该课题选题有意义也有新意,前期研究基础扎实,对学院成立十年来师范生实践教学的经验进行了较好的总结,研究思路清晰,研究报告翔实,在进行了大量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了富有特色的“四方联动,两端对接”的高校师范生的实习支教-置换培训模式,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处于省内领先水平,具有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了课题的结题验收。会后,课题组与专家组还就课题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教学工作进行了探讨。
该课题于2010年立项,但对于师范生实习支教-置换培训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早在2007年就已开始,课题立项后课题组进行了进一步深入和全面的研究,产生了一系列的推广效应,主要体现在:(1)充分调动了高校、行政部门、实习学校和实习生四方的力量和积极性,取得了很大的社会效益;(2)实践研究工作对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缩小城乡差距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农村师资队伍结构得到了很好的改善;(3)高校师范生通过顶岗支教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有了较大的提升,其教师职业能力、从教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从而有效促进了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4)学院专任教师通过带队指导实习支教,有效提升了一线实践能力,有利于“双师素质”的培养;(5)通过顶岗支教-置换培训的模式,基层小学的教师尤其是转岗教师,得到了专业培训的机会,为其执教转岗后的专业课程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帮助;(6)实习支教给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注入了新鲜活力,有效解决了教师结构性短缺的问题。
如今,学院的实习支教-置换培训工作已形成以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为主体,音乐、美术、学前、信息技术、中文、舞蹈等教育专业的学生共同参与的、具有品牌效应的实践教学活动。学院其他专业的学生也深受该模式的影响,利用假期纷纷参加由实习支教模式延伸演变而成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2012年学生组成了37支队伍,分赴湖南、广西、广东等地,积极投入实践活动,组成了著名的“萤火虫队”,到偏远山区开展支教活动,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普遍好评。
“四方联动,两端对接”的实习支教-置换培训模式已辐射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等地,在基层小学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得到了基层小学和教育管理部门的高度评价。课题组从开题、中期检查到结题评审都狠抓落实,高效地完成了研究工作。下一步,课题组将进一步深化研究,扩大实践教学的服务面,把实习支教-置换培训推广为多学科、多形式、多元化的师范生实践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