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项目于2008年7月2日开始接受申报。截止至9月12日,哲社科规划办共受理申报项目1230项,比去年的983项增加了247项,增长率为25%。其中,地方历史文化特色项目12项,一般项目802项,青年项目308项,申报200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初评入围但未获立项而转报省项目的102项,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优秀”的配套省项目6项。
我省今年共计97个单位参与了项目申报。高校系统仍然是项目申报的主力,共申报1102项。其中,暨南大学申报110项,申报总量连续第二年位居各申报单位之首。中山大学90项,华南师范大学87项,广东商学院85项,广州大学79项,华南理工大学79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74项,深圳大学62项,华南农业大学51项。党校系统共申报44项;中职院校的申报量比往年有所增加,共计29项;社科院系统共申报28项;各地宣传部、社科联共申报13项;还有一些研究机构、图书馆、企业等单位共申报14项。
申报单位及申报项目数量的逐年增加,表明我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的影响正在日益扩大。为提高项目申报质量,进一步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在我省的导向作用,哲社科规划办在资格审查过程中坚持从严把关,坚决杜绝申报材料中的技术性硬伤,主要包括:
1.项目负责人或项目参与者在研国家级、中央各部级、省级项目。
2.项目参与者同时作为项目负责人独立申报项目。
3.项目负责人或项目参与者为外籍或港澳台人士。
4.申报青年项目的项目负责人或项目参与者超过39周岁。
5.《课题设计论证活页(B表)》的论证中直接或间接透露项目负责人的背景资料。
6.课题论证字数严重超出限额。
除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初评入围但未获立项的项目直接进入会议复评,以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优秀”的配套省项目直接立项之外,地方历史文化特色项目、一般项目及青年项目共1122项需要组织资格审查。在初审中,仅866个项目能顺利通过审查,初审合格率为77%。经二次审查,我办最终审定合格项目984项,合格率为88%。资格审查情况较好的单位有:广东商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深圳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惠州学院。资格审查情况不理想的单位有:中山大学、广州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社科院、嘉应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